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眼下正值秋收關鍵期,清鎮市站街鎮聚焦農戶“秋收人手緊、天氣變化快”的難題,整合農機資源、優化服務流程,以“全方位農機服務”為秋收按下“快進鍵”,確保糧食及時收割、顆粒歸倉。
“快速調度”破難題。“以前找農機要多打聽等消息,如今上午在‘農機服務群’發了需求,下午農機就開到了地里,這效率沒話說!”站街鎮平堡村農戶汪政福的經歷,正是鎮村農機“快速調度”的縮影。為避免農戶因“等農機”錯過秋收時效,站街鎮構建起“需求響應——資源匹配——即時派單”的高效調度體系,依托“村級農機聯絡員”力量,農戶通過電話、微信群提出農機需求后,聯絡員完成種植面積、作物類型、地塊位置等信息核實,然后立即聯系農機合作社快速匹配調度就近服務,做到“農戶有需求,農機不缺位”。截至目前,全鎮農機需求響應率達100%。
“高效作業”提速度。“以前人工收谷子,一人一天頂多收一畝地,現在聯合收割機一小時就能收2畝,還直接脫粒裝袋,省了太多時間!”農戶們對農機的高效作業贊不絕口。站街鎮通過推廣高效農機、優化作業流程,針對玉米、水稻等不同作物特性,調配專用農機,實現“收割——處理”一步到位,減少后續工序耗時。對種植集中的片區,組織農機開展“連片作業”,避免農機在不同地塊間頻繁轉移,減少空駛時間,讓秋收效率大幅提升。目前,全鎮共有2家農機合作社,投入的3臺大型聯合收割機,小型收割機60臺左右,平均每天可作業40畝,是人工收割效率的10倍以上。
“即時響應”解急難。秋收期間,天氣變化快、農機使用頻率高,突發情況隨時可能發生,通過“維修即時保障、應急快速補位”,確保秋收時效不受影響。目前,全鎮2個重點村都設有“農機應急維修站”,農機出現故障后,能夠及時抵達現場提供維修服務。同時,農業農村、氣象等部門聯動做好天氣預警,收到降雨、降溫等預警信息后,立即啟動農機應急調度預案,增加重點區域農機投入,延長作業時間,確保在惡劣天氣來臨前完成搶收。
秋收時節,在站街鎮的田野里,隨處可見聯合收割機持續高效作業,滿載糧食的運輸車正駛向農戶家中。據統計,今年站街鎮通過高效農機服務,預計秋收周期較去年縮短15天,糧食損耗率降低至10%以下,95%以上的作物在最佳收割期內完成收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