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平市焦橋鎮無人農場里麥浪翻滾,傳統農耕的人影被搭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無人農機取代:無人收割機沿設定軌跡勻速作業,切割、脫粒、秸稈粉碎一氣呵成;田壟另一端,無人播種機同步啟動,將玉米種精準播撒入土。無人駕駛農機的高效協作,在田間勾勒出現代智能農業的生動畫卷。
走進焦橋鎮無人農場指揮室,數字孿生與智能管控系統實時顯示著農情監測、農機位置等信息。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北斗自動駕駛工程師郭繼冬介紹道:“每臺無人農機搭載北斗導航終端實現厘米級定位,作業全程自動化,收割播種銜接高效,大幅縮短農時。相較人工駕駛,其以標準化操作提升耕作質效,實現農業降本、節能、增產:最大收割時速12km/h,可24h作業,效率提升20%-30%,智能路徑規劃使油耗節省5%-10%,1人能遠程監控多臺農機,較傳統農機高峰期大幅節省用工?!?/p>
鄒平市無人農場示范基地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的“北斗星動能”科技示范工程項目建設,該基地集成“空-天-地”立體監測數據與農情監測專業模型,實現了數字化感知、智慧化管理、智能化決策和精準化作業的農業生產過程,目前已覆蓋耕地865余畝,配置“機庫-機耕道-農田”全場景無人作業系統,可實現小麥、玉米“耕、種、管、收”全過程無人化作業。記者了解到,該基地目前已經完成一期建設并開展應用示范,下一步將開展農場基地二期建設。鄒平市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朱洪斌介紹:“北斗導航技術的深度應用,正推動傳統農業向‘精準化、智能化、無人化’轉型升級,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科技動能?!?/p>